设为首页   加入收藏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中站简介
  • 党建动态
  • 通知公告
  • 教育培训
  • 视频点播
  • 专题活动
  • 下载中心
  • 手机浏览
教育培训
  • 政治理论
  • 智慧源泉
阅读排行
  • 中共中站区委组织部《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...
  • 各单位坚持立行立改 务求活动实效
  • 区领导开展集中走访慰问活动
  • 中站区三措并举确保走访调研活动出实效
  • 中站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边查...
  • 区委常委带头深入联系点访民情、知民意、...
  • 中站区老干部局举行艺术品收藏展
  • 小小一封信 深深鱼水情
  • 中站区念好“三字经”确保群众路线教育实...
  • 中站区“三聚焦”紧抓问题立行立改
  • 当前位置:中站党建网 > 教育培训 > 智慧源泉 > 正文
  • 曾国藩的“微博”

    作者:轶名   来源:互联网    时间:2014-03-06

曾国藩年轻时是个愤青,“自负本领甚大,每见人家不是”。30岁时意识到自身的不足,立志学做圣人,他的方法就是写日记,不过他的日记与一般人不同,很像今天的微博。

曾国藩日记的篇幅都不长,几十字,一二百字,写的内容多是生活的白描:从早晨起床开始,吃的什么饭,和谁说的什么话,甚至晚上做了什么梦,都一一记录下来,然后回忆自己一天的言行,发现其中哪点不符合圣人要求,就加以自责,做深刻反省。更关键的是,曾国藩写日记不光自己看,还让别人看。他把日记抄录数份,然后在朋友圈子里传阅,让众多的眼睛看着自己,并且通过亲人朋友的“跟帖”、点评,点醒和提示自己,形成强大的外在监督力量。用他的话说就是:“势必有所激,有所逼,才能有所成。”完全靠自己监督自己,往往靠不住,人都是在外界的压力之下,才能做出真正的改变。

曾国藩天资并不聪慧,但却成为“内圣外王”式的人物,成为清朝的“中兴之臣”,与他注重自我修养,使自己不断完善是分不开的。而在其漫长的一生中,写这种类似“微博”的日记,并公之于亲人朋友,成为他最重要的自修方式。

一个人最难战胜的,就是自己。即使你自制力再强,也有被自己打败的时候。所以真正强大的人,不是向外显现力量,而是能放下身段,放低自己,不断从外界汲取力量。这,正是曾国藩最聪明的地方。

  • 上一篇:压力多大葱多高
  • 下一篇:巴菲特的实验